观察深度 痛风,存下吧

发布日期:2025-01-10 13:27    点击次数:145
对于痛风来说,已故国医大师路志正认为,痛风虽然归于痹.症范畴,但又和其它痹症显著不同。 - 患者长时间加班熬夜,起居不规律,生活过于安逸,如果还有从小就身体虚弱,脾胃不好,就更容易让尿酸高,进而痛风了。 - 和其它痹症不同的是,痛风的主要病因是内因为主,外感风寒湿热,诸邪侵袭为诱因。 - 痛风发生的关键因素是饮食起居失调,损伤脾胃,这是初起痛风的主因,久之累及肝肾,从而出现痛风中后期正虚邪恋,且以正虚为主的慢性期痛风特征。 - 痛风,从脾胃湿热开始,终于肝肾亏虚,治要调节肝脾肾贯穿始终。 - 痛风的基本病机是脾胃虚弱,脾失健运,水湿不能及时运化而滋生湿浊,湿郁久化火,湿热合邪为患,壅滞凝涩于关节筋骨。 - 脾胃虚弱,且以湿浊为主,湿邪属于阴邪,其性重浊黏腻趋下,可流注于下肢关节,所以痛风发病多以下肢尤其是第一跖趾关节为多见。 - 痛风,起于脾胃终于肝肾,治应调理为祛湿泄浊、调气机,尿酸降,痛风无。 - 用什么葯呢?以健脾祛湿药物为主,同时配合疏风泄浊、清热祛湿、活血通络等,治.疗方剂可用三妙散加味方: - 炒苍术、炒白术、黄柏、生薏苡仁、炒薏苡仁、炒杏仁、藿香、金雀根、萆薢、土茯苓、虎杖、蚕砂(包煎)、炒防风、炒防己、益母草、车前草、泽泻、鸡血藤、清风藤。 - 1.炒苍术、炒白术、生薏苡仁、炒薏苡仁、藿香,这五味葯可归为健脾祛湿,治脾胃虚湿浊中的痛风疾病之源头(痛风起于脾胃)。 - 2.方以金雀根、萆薢、虎杖、土茯苓、蚕砂,这五味葯来清热解毒、消肿止痛,解除痛风关节标实的现实治浊邪。以防风、防己来祛风湿通经络,除湿通利关节,用的就是“风能胜湿”的中翳理论。 - 3.方以益母草、车前草、泽泻来渗利小便,让湿邪从肾而出,给湿邪以出路,湿祛热孤,痛风的阻滞缓解就快了。再以鸡血藤、青风藤来祛风活血通络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 365站群VIP365站群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